Sunday, March 17, 2013

Press Interview: Traffic decongestion formula for Air Itam

As reported in China Press.

報導:劉振儀
塞車,是亞依淡人聞之搖頭,卻也習以為常的字眼。

 住在亞依淡區的人都知道,上午上班、中午學校放學和傍晚放工時刻,亞依淡一帶的道路上,密密麻麻的汽車有如螞蟻,寸步難移。

 就算是從市區回到亞依淡的短短路程,塞上1個小時,已是常事。

 亞依淡人口不算密集,屬于城鄉區,只有1萬8000多人口,但與壟尾這高密度地區毗鄰,加上區內擁有兩個著名旅遊勝地,即升旗山和極樂寺,故出現高汽車流量,特別是公共假期期間。

 民聯行動黨亞依淡區州議員黃漢偉說,過去5年內已從改善交通規劃下手,推出長短期整頓交通方案,包括擴建天德園大道、提升峇都蘭樟巷,及安裝紅綠燈等。

 其他方案有在極樂寺增加泊車位,及在新春佳節期間與私人地主合作,在亞依淡巴剎對面的地段準備更多泊車位。

建大道長遠解決問題
 他認為,更長遠解決交通問題的方案,是檳州民聯政府從2011年提起的“兩岸三通,一個檳城”計劃,當中將打造一條從亞依淡新市鎮至敦林蒼祐醫生大道,全長4.6公里的大道。

 根據州政府宣布,此道路計劃預計可在2017年完工。
 黃漢偉補充,一旦道路建竣,預計可緩和30%交通流量,帶來顯著的改善效果。

酒店不多令人費解
亞依淡擁有兩個著名的旅遊勝地,酒店卻不多,令人費解。

 黃漢偉解釋,亞依淡屬于舊式住宅區,1950年代至1960年代期間開始發展,當時並未有酒店的需求,只有屋業發展,在缺地困境下,若要興建酒店,很難。

 “這裡不像壟尾或峇央峇魯般,新興的城市都是按照現有發展需求,以興建住宅或酒店。”

 黃漢偉說,其他因素包括檳市政局為了保持亞依淡的地方特色,通過地方藍圖限制警局一帶的發展,不批准超過5層樓的建築物,以免擋著極樂寺八角亭觀音像的景觀。

 “其實,一直有在亞依淡大路旁建酒店的申請,但當局不批,不然交通阻塞會雪上加霜。”

 他說,一旦天德園陽光廣場舊址上的商業單位及酒店混合計劃落成,則為當地帶來新酒店。

No comments: